内外交困、股东争相“跑路”,临淄国资接盘能拯救威龙股份?|全球热点评
5 月 16 日晚间,威龙股份(603779.SH)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深圳市仕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仕乾投资 ")及其一致行动人何平、王勉、深圳市中世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从 23.62% 下降到 18.62%,仕乾投资也从第一大股东变为第二大股东。而此前几日刚刚通过受让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山东九合云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九合云投 ")则顺势成为了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公司依然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相关资料图)
不只如此,自 2021 年以来,公司股东、董监高频频减持公司股票,股权变动眼花缭乱。比股权变动更频繁的则是威龙股份的业绩情况,在连续三年的亏损后,2022 年扭亏,但今年一季度又入亏损泥潭。
钛媒体 APP 注意到,时隔三年多,威龙股份仍未摆脱原控股股东、实控人王珍海违规担保的阴影,如今的局面虽有葡萄酒全行业发展不济的原因,更多还得归咎于王珍海。如今摆在威龙股份面前的,除了股权频繁变更带来的不确定外,其资金紧绷、业绩亏损、债台高筑都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股权变动眼花缭乱
公开资料显示,威龙葡萄酒成立于 1982 年,总部位于山东烟台,是中国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曾与张裕、长城葡萄酒并称为 " 张长威 "。2016 年,威龙股份登陆 A 股,彼时其招股书显示,威龙股份营收业绩仅次于张裕 A(000869.SZ)和长城葡萄酒。
2019 年,威龙股份原实控人王珍海违规担保东窗事发,威龙股份被卷进多起金融担保纠纷、借款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涉及资金超 7 亿元,2021 年威龙股份名下约 1.7 亿元的资产被查封,公司涉及基本账户、募集资金账户在内的 10 个账户被法院冻结,直接导致账户内现金无法动用。
因为该事件,威龙股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戴帽 " 至 2021 年。与此同时,王珍海持有的公司股权也陆续被拍卖,仕乾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鑫诚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 " 鑫诚一号 ")、黄珠、许小萍、王安荣等即通过拍卖成为威龙股份新股东。但因为持股分散,公司长期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2021 年四季度以来,威龙股份的 " 新股东们 " 又开始频频减持股份,2022 年 10 月 31 日公司股东鑫诚一号还与九合云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今年 5 月 11 日完成过户,后者成为公司新的第二大股东。然仅过去几日,由于仕乾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断减持,5 月 16 日变成了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 18.62%),九合云投则以持股 18.80% 顺势成了第一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显示,九合云投具有山东地方国资背景,其控股股东为淄博市临淄区九合财金控股有限公司(持股 48%),实际控制人为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来源:天眼查)持续亏损叠加资金紧绷
有国资背景的股东接盘威龙股份股权并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给市场以遐想,公司股票曾一度出现上涨。但抛开 " 臆想 ",公司基本面并不乐观,即便国资出手,能否拯救内外交困的威龙股份,目前只能打个大大的问号。
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中国酒业资深评论员肖竹青告诉钛媒体 APP,"威龙股份企业层面的动荡给市场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冲击。"
如是所言,王珍海违规担保带给威龙股份的除了股权结构分散和频频变更外,也以此为转折点将公司拖入亏损泥潭。2019 年 -2021 年,威龙股份营收分别为 6.67 亿元、3.92 亿元和 4.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87 万元、-2.2 亿元和 -4.14 亿元。
2022 年,威龙股份实现营收 4.99 亿元,同比增长 5.24%;归母净利润 1178.95 万元,同比扭亏。但进入 2023 年,经营情况再度恶化,一季度营收仅 6337.73 万元,同比下滑 55.46%;归母净利润为 -1773.58 万元,再入亏损泥淖。
(威龙股份业绩变动情况,来源:wind)受违规担保影响,经营不善的同时,长期靠举债运维的威龙股份资金愈发紧张,2020 年 4 月开始多次出现贷款逾期。针对逾期贷款,公司均申请展期或借新还旧。
wind 数据显示,2020 年 -2022 年末、2023Q1 末,公司短期贷款分别为 3.78 亿元、3.26 亿元、2.97 亿元和 2.85 亿元。而 2022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 4883.43 万元,其中还有 267.65 万元资金使用受限;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仅 2434.09 万元。
" 在没有实控人的情况下,渠道经销商、供应商会比较恐慌,不敢预付,不敢赊销,这也造成了威龙股份资金紧张。" 肖竹青表示,威龙股份目前市场比较无序,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市场渠道缺乏利润。加之威龙股份市场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导致消费场景和消费培育不足。
面对流动性危机,公司多方筹措资金,首先就将手伸向了当初的 IPO 及定增募集资金。
2022 年 12 月 2 日,威龙股份公告终止了澳大利亚 6 万吨优质葡萄原酒加工项目,该项目为 2016 年定增项目,结项及终止后的结余募集资金 1.31 亿元直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同日,公司还宣布 IPO 募投项目中的澳大利亚 1 万亩有机酿酒葡萄种植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 9044 万元及后续产生的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贷款逾期,但威龙股份仍只有继续向银行借款度日。4 月 28 日公司公告称,拟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9 家银行申请 5 亿元的综合授信,另授权董事长代表公司在其他银行全权办理单家授信额度不超过 4 亿元的银行授信业务。
另外,今年威龙股份还将基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目的,清算注销 3 家全资孙公司,包括武威市威龙有机葡萄种植有限公司、广州市鲁威酒业有限公司、浙江威龙葡萄酒销售有限公司。
葡萄酒行业困局难解
当然,威龙股份走到如今境地,也有行业下行的因素。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日前公布的 2022 年全球葡萄酒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葡萄酒产量 258 亿升,较 2021 年下降了 1%。其中,中国的葡萄酒产量预估 4.2 亿升,较 2021 年下降了 29%,下滑程度尤其剧烈。且过去 10 年来,中国的葡萄酒产量一直在下降。
消费量来看,2022 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估算在 8.8 亿升,较 2021 年下降 16%。且自 2018 年起,中国葡萄酒消费平均每年减少 2 亿升。
行业整体下滑趋势下,上市葡萄酒企日子普遍不好过。举例而言,2022 年、2023Q ,张裕 A 分别实现营收 39.19 亿元、11.31 亿元,同比下降 0.86%、2.96%;归母净利润 4.29 亿元、2.77 亿元,同比减少 14.28% 和 4.75%。ST 通葡营收 8.21 亿元、2.26 亿元,同比增长 21.04%、5.32%;归母净利润则为 -5189.53 万元、903.16 万元,持续亏损。中葡股份也在 2022 年巨亏 8.81 亿元。
*ST 莫高的亏损更早,2021 年、2022 年、2023Q1 分别亏损 9869.57 万元、11136.18 万元和 359.06 万元。
谈及葡萄酒行业的困境,肖竹青表示," 前几年,国产葡萄酒经历了恶性竞争,价格战的背后是品质的降低,后果就是国产葡萄酒给消费者留下了消极印象,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加之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国产葡萄酒不仅需要龙头企业带领,还要进行长期的市场培育和消费场景的引领,去扭转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澳关系也对包括威龙股份在内的葡萄酒企原料供应产生了负面影响。2020 年 11 月 28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自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收取 107.1% — 212.1% 不等的关税,使得进口自澳洲的葡萄酒正面临 " 通关难 " 问题。
威龙股份就在年报中表示," 限制澳大利亚葡萄原酒进口的情况出现后,威龙股份澳大利亚酒厂无法将原酒及时运回国内,一方面面临仓储费用列支逐日增加,另一方面将使得国内生产原酒的短缺。随着澳大利亚新一年榨季的进行,储存成本将会大幅增加,对其的后续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从其他国家进口原酒也提高了原料成本。"
至于国内葡萄酒行业情况何时能改善,业内普遍不太乐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告诉钛媒体 APP," 目前来说,中国葡萄酒前景并不乐观,品质、品牌、运营、渠道等都有问题出现。随着低度果酒市场的扩容,对葡萄酒来说也是一个危机。"(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杨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